首页 >> 推荐

法国前外长称莫里森败选正合我意(法国莫里哀)

2023-04-19 推荐 68 作者:佚名

大家好,相信到目前为止很多朋友对于法国前外长称莫里森败选正合我意和法国莫里哀不太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法国前外长称莫里森败选正合我意相关的知识点,文章篇幅可能较长,大家耐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亚当·莫里森的毕业院校

毕业院校:贡萨格大学(Gonzaga)

亚当·莫里森(Adam Morrison),1984年7月19日出生于美国蒙大拿州格冷代夫(Glendive, Montana),前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小前祥耐锋,已经退役。

莫里森仿佛是从70年代NBA旧录像中走出的球员——无论是他那长长的蓬松卷发,还是脚上款式古老的长筒球袜,亦或那不慌不忙,却精确细腻、飘忽优雅的球风。

看他的比赛,太容易联想到拉里-伯德,他们同样是跑不快跳不高的白人,也同样是进攻节奏分寸精妙绝伦的杀手。整个05-06赛季,所有关注大学篮球的人都为莫里森的进攻能力着迷——只要有一寸缝隙,他就能找到得分机谨漏春会,他的反应永远快对手和队友半拍,他的丰富多彩进球招数几乎成为本能。在他面前进行一对一防守简直是一种徒劳——他有太多方式骗过对手得分。

莫里森拥有诺维斯基式的稳定后仰跳投,同时又极擅长移动中的单手托球投篮,在大二时曾经有人指出他三分球比较弱,但在大三,他三分球命中率升到43%。同时作为对手重点防守对象,他也很会利用传球为队友创造机会。

莫里森很清楚自己并没有超群的弹跳、速度和肌肉,所以他只会千锤百炼地锤炼自己的进攻技巧,并在球场上杀死对手。他是那样地热爱胜利憎恨失败,当冈察加大学在今年NCAA全国锦标赛16强战中,意外被对手UCLA在终场前8秒翻盘成功,莫里森完全失态地伏在场地中央放声大哭,男儿泪水通过电视直播传遍全国,原本喜爱他的球迷更爱他,爱他的真性情,而原本憎他的球迷更憎他搜携,憎他哭哭啼啼像个娘娘腔,不管如何,大家更认识了一个真实的莫里森。莫里森是糖尿病患者,在比赛之前必须注射药物才能上场,但这个病人却是NCAA最好的得分手,也许还会成为NBA的得分手。

2托妮·莫里森的获奖

此外,莫里森还荣获下列奖项:

1977年 《所罗门之歌》获全国图书评论界奖(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1977年 获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奖(American Academy and Institute of Arts and Letters Award)

1987-88年 获罗伯特·肯尼迪图书奖(Robert F. Kennedy Book Award)

1988年 《宝贝儿》获没核毁美国图书奖(American Book Award)

1988年 《宝贝儿》获枯备安斯非尔德-沃尔夫种族关系图书奖(Anisfield-Wolf Book Award in Race Relations)

1988年 《宝贝儿》获普利策小说奖(Pulitzer Prize for Fiction)

1989年 美国现代语言协会联邦文学奖(MLA Commonwealth Award in Literature)

1993年 获氏陪法国艺术及文学司令勋章(Commander of the Arts and Letters)

1994年 获孔多塞奖章(Condorcet Medal)

1994年 获赛珍珠奖(Pearl Buck Award)

1994年 获雷吉耶姆·朱里文学奖(Rhegium Julii Prize for Literature)

1996年 获全国图书基金美国文学突出贡献奖(National Book Foundation's Medal of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to American Letters)

2000年 获全国人文奖章(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

3国外各国政要的名字,什么赢

1、美国

总统:拜登1942

国务卿:布林肯1962 防轮卜长:奥斯汀1953

2、日本

首相:岸田文雄1957

外相:林芳正1961 防长:岸信夫1959

3、印度

总理:莫迪1950

外长:苏杰生1955 防长:辛格1951

4、澳大利亚:

总理:莫里森1968

外长:佩恩1964 防长:达顿1970

5、加拿大

总理如并:特鲁多1971

外长:乔美兰(女)1979 防长:阿南德(女)

二、

1、俄罗斯

总统:普京1952 总理:米舒斯京1966

外长:拉夫罗夫1950 防长:绍伊古1955

2、德国

总理:朔尔茨1958

外长:贝尔伯克( 女)渣桐迹1980 防长:兰布雷希特(女)

3、英国

首相:约翰逊1964

外长:特拉斯(女)1975 防长:华莱士1970

4、法国

总统:马克龙1977

外长:勒德里昂1947 防长:帕尔丽(女)1963

4亚当·莫里森的个人简介

莫里森仿佛是从70年代NBA旧录像中走出的球员——无论是他那长长的蓬松卷发,还是脚上款式古老的长筒球袜,亦或那不慌不忙,却精确细腻、飘忽优雅的球风。

看他的比赛,太容易联想到拉里-伯德,他们同样是跑不快跳不高的白人,也同样是进攻节奏分寸精妙绝伦的杀手。整个05-06赛季,所有关注大学篮球的人都为莫里森的进攻能力着迷——只要有一寸缝隙,他就能找到得分机会,他的反应永远快对手和队友半拍,他的丰富多彩进球招数几乎成为本能。在他面前进行一对一防守简直是一种徒劳——他有太多方式骗过对手得分。

莫里森拥有诺维斯基式的稳定后仰跳投,同时又极擅长移动中的单手托球投篮,在大二时曾经有人指出他三分球比较弱,但在大三,他三分球命中率升到43%。同时作为对手重点防守对象,他也很会利用传球为队友创造机会。

莫里森很清楚自己并没有超群的弹跳、速度和肌肉,所以他只会千锤百炼地锤炼自己的进攻技巧,并在球场上杀死对手。他是那样地热爱胜利憎恨失败,当冈察加大学在今年NCAA全国锦标赛16强战中,意外被对手UCLA在终场前8秒翻盘成功,莫里森完全失态地伏在场地中央放声大哭,男儿泪水通过电视直播传遍全国,原本喜爱他的球迷更爱他,爱他的真性情,而原本憎他的球迷更憎他,憎他哭哭啼啼像个娘娘腔,不管如何,大家更认识了一个真实的莫里森。莫里森是糖尿病患者,在比赛之前必须注射药物才能上场,但这个病人却是NCAA最好的得分手,也许还会成为NBA的得分手。

NCAA 2005-2006赛季数据:28.1分,5.5篮板,1.8助攻,1.1抢断

赤脚身高1.99米,穿鞋身高2.03米,臂展2.08米,体重90公斤,体脂肪率6.8%,原地摸高2.67米,原地跳0.65米(25.5英寸),最大助跑跳0.77米(30.5英寸),84公斤卧推11次,禁区往返跑11.46秒,3/4场冲刺3.37秒

亚当·莫里森是一名高大的投手,在大学期间是校队最重要的外线得分点。进入NBA后莫里森并没有保持大学时良好的进攻势头,在新秀赛季中投篮命中率和三分命中率都很一般。莫里森也不是一名优秀的防守者,平庸的身体素质限制了他在防守一端的表现。由于患有糖尿病,莫里森在每场比赛之前还要注射胰岛素,这也许会给他的职业生涯带来干扰。

凌乱的长发,有特征的八字胡伴随着那些精准的跳投成为了昔日冈萨加大学的超级巨星亚当-莫里液租轿森的个人标志。而现在夏洛特山猫队希望这位今年的探花秀能够延续大学时代的型扮状态成为球队中的主要得分手。

对于莫里森来说这并不是太困难的事情,他的进攻技巧早已经练的炉火纯青,在上个赛季的NCAA联赛中莫里森场均能够得到28.1分成为全国得分王,此外他闹肆的投篮命中率和三分球命中率也分别达到了50%和43%。在今年代表山猫队参加奥兰多夏季联赛时,莫里森场均能够为球队贡献24.6分。

5谁有关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的评论性文章,中文或英文都可以。十分感谢

托妮·莫里森《宠儿》(1987),中国文学出版社,潘岳、雷格译

前言

雷格

1989年春天,出于对虚掷光阴的恐惧,而且为作品中叙述文字的敷张扬厉和对话描写的简约生动所吸引,潘岳和我开烂察始尝试合作翻译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刚刚获普利策奖的长篇小说《宠儿》。起初对出版也没抱什么希望,只是凭着青春的热情一次次地进行修改、斟酌、打磨;而这种不期然的相遇竟导致我们沉迷于莫里森的精神世界数载之久,甚至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审美方式也深受影响,却是始料所不及的。1996年《宠儿》正式由中国文一学出版社出版后,某电视台曾为此书做专题节目,请我们介绍故事的梗概;谈着谈着,我们也会像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从话题的一侧偏出,纠缠于某个细节而不能自己,就好像我们曾经身临其境,为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刻作见证。1989年秋《宠儿》初稿译毕后,我们曾在讨论中认定,这是一部在艺术判侍质量上堪与古今任何伟大小说相媲美的杰作,它的作者应当能够在十年之内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1993年10月托妮・莫里森获奖消息传出,远在大洋彼岸的潘岳便马上打来电话与我分享喜悦;当然,举世称誉和惊叹的众声喧哗中,不可能有人知晓和在意两个中国年轻人的莫名激动。

我国读者对托妮・莫里森应当不陌生。她的《秀拉》、《所罗门之歌》和《宠儿》已出版了中译本,《所罗门之歌》和《宠儿》还有不止一个版本。作家本人也曾在80年代访问过我国。在1999年9月揭晓的“20世纪百部文学经典”调查活动(由外研社与《中华读书报》合办的《国际文化》专刊主办)中,《宠儿》名列第30位。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本名克娄・安东妮・沃福德(Chloe Anthony Wofford),1931年2月 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洛雷恩镇一个造船工人家庭。父母皆自信而富艺术细胞,母亲是教堂唱诗班的领唱,父亲是个讲述黑人民间传说和鬼故事的高手,这都对她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她儿时的理想就是做一名芭蕾舞演员。1949年,莫里森以优等生从洛雷恩高中毕业,1953年,从华盛顿市的霍华德大学本科毕业,1955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其毕业论文的题目是《论威廉・福克纳和弗吉尼亚・伍尔芙作品中的自杀主题》。莫里森一生从事的职业无非两种,不是教师就是编辑。她先是在德克萨斯南方大学和霍华德大学教英语,然后在兰登书屋下属的辛格出版公司做教科书编辑,1967年任兰登书屋高级编辑。1971年起,她相继在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授课;到1984年,她辞去兰登书屋的工作,任纽约州立大学教授;1987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罗伯特・戈辛教席教授,讲授写作至今。1958年,她与牙买加建筑师哈罗德・莫里森结婚,育有二子。但这桩婚姻仅维持六年便告破裂。此后她一直独身。1993年,托妮・莫里森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她“以其富于洞察力和诗情画意的小说把美国现实的一个重要方面写活了”。

按照莫里森本人的说法,她“从来没有准备成为一名作家”。当她的婚姻出现危机时,她积极参加一个写作小组的活动,聊以暂时逃避不幸的婚姻生活。她的一篇匆匆写就的短篇小说得到大家的称许,该小说取材于她的童年生活,写的是她相识的一个黑人小女孩祈求上帝给自己一双蓝眼睛的故事。离婚以后,莫里森独自抚养两个孩子,每天晚上安顿他们睡着后开始写作,并且从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她翻检出那个短篇,借助自己非凡的想象力把它敷演扩充成一个篇幅饥冲茄不大的长篇,名为《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1967)。在小说中,又黑又丑、无人理睬的佩可拉对生活也有非分之求――一双美丽的蓝眼睛,可到头来这奢望只能在疯狂的幻觉中得以实现;她的悲剧就在于她生长在一个名叫美国的国家,这个国家钟爱的仅仅是她金色头发、蓝色眼睛的孩子。这部揭示白人文化和价值观侵蚀和挤压下黑人精神世界的畸变与扭曲的小说几经周折,终于于1970年出版,并获得评论界的好评,而此时莫里森已近40岁了。

《最蓝的眼睛》为莫里森日后的小说创作定下了一个基准音调,也使她以一个尖锐思想者和种族代言人的姿态堂堂正正地介入美国黑人文学的传统。尽管美国黑人文学随着黑奴们被迫来到“新大陆”便已肇始,但它真正获得自己的声音还是在20年代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在四五十年代进入成熟期的黑人文学以三部长篇小说作为自己的里程碑:理查德・赖特的“抗议小说”《土生子》(1940),拉尔夫・埃里森以“寻找自我”为主题的《看不见的人》(1952),以及詹姆斯・鲍德温探讨黑白关系的《向苍天呼吁》(1953)。作为后继者,莫里森认真地考察了这些前辈作家的写作并表示了极大的敬意,但她从中辨析出的某种辩解、倾诉和取悦于人的音调也令她深感失望。她后来在一次访谈中说,“他们只是把我们黑人的事讲给你们听,讲给大家,讲给白人,讲给男人听。”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她清晰地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以现代艺术和人性的光芒实现对诸如黑人妇女这样的双重(多重)弱势群体的观照与关怀,为他(她)们和他(她)们的心灵作史。她坚持自称“黑人女作家”,因为“身为黑人和女性,我能进入到那些非黑人、非女性者所不能进入的情感与感受的广阔领域”。

处女作发表后,莫里森进入稳定的写作状态,每问世一部作品便将思想和艺术的探索推进一步。她迄今问世的长篇小说除《最蓝的眼睛》外共有六部:《秀拉》(Sula,1973),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充满叛逆精神的黑人女性秀拉的悲剧形象,提出种族、性别和阶级压迫下黑人妇女的出路问题。《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1977,获全国图书评论界奖),写一个内心矛盾、困惑的富裕黑人青年“奶人”无意中踏上寻根之路,结果在先辈们留下的传说、神话和歌谣中,种族意识被唤醒。《柏油娃娃》(Tar Baby,1981),写白人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下长大的黑人女模特佳丁与黑人逃犯“儿子”的恋情,在表现二人性格冲突的同时,深切关注黑人传统价值观在当代黑人生活中的位置。《宠儿》(Beloved,1987,获普利策小说奖),通过一桩杀婴案及其余波揭示罪恶的奴隶制的无穷贻害,是她的代表作品。《爵士乐》(Jazz,1992),写一对老夫妇以及一个姑娘间奇特的三角关系:53岁的乔爱上了年轻的朵尔卡丝,当后者移情别恋时他向她开了枪;乔的妻子怀奥莱特跑到姑娘的葬礼上,要用刀子去划死者的脸,后来又多方走访,尽力去理解她的内心世界;最后夫妻二人在对共同生活的回顾中达成了奇妙的和解。莫里森以这个故事为切入口,展现了20年代大批黑人为逃避种族迫害和寻找更好的生活从南方乡村进入北方大都市的历史画卷,以爵士乐总领全书,透视一种发生在奴役与解放、灵魂与肉体、城市与乡村、男性与女性间的巨大冲突。《天堂》(Paradise,1998),讲述的是19世纪70年代,一群不为社会所容的自由黑奴李妇将雏结伴西进,在一个名叫鲁比的小城定居下来,创建了一个天堂般的纯粹由黑人构成的社区。到了一百年以后的1976年,外部世界对这个“天堂”的侵蚀和熏染已经使居民们难以忍受,他们把社区的纯洁性受到的威胁归罪于在城外一所修道院避难的一群无家可归的女人,于是,一伙男人袭击了这些“有伤风化”的女人。然而,对底层妇女命运的深切关注仍然是这本书的主题,因为大量的篇幅又被用来描述那不断介入她们当下生活的过去。被袭击的女人中间还有一个白人,但莫里森并没有点明哪一个是,而是留给读者自己去区分。《宠儿》、《爵士乐》和《天堂》构成了一个意在总结和梳理美国黑人百年历史的三部曲,每部作品中都涉及最终诉诸暴力的爱。莫里森还在三部曲中逐步发展了她的抒情史诗艺术,例如,在经纬《爵士乐》的时候借用了黑人音乐布鲁斯(blues)的表现手法,将多种音调相交织、混杂,使得整个文本宛如一部波澜起伏、连绵不绝的爵士乐总谱,从而准确而充分地传达人物内心的饥渴、痛苦和扭曲,并且引入评论家们所谓的“双声叙述”方式以增强层次感。在《天堂》中,莫里森将叙事文体中虚构、梦想和语言的抒情性发挥到近乎无节制的地步,据说这部新作是在一种半谵妄的状态下写成的。除长篇小说外,莫里森还著有剧本《做梦的埃梅特》(Dreaming Emmett,1986)、又论集《在黑暗中弹奏》(Playing in the Dark:Whiteness and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1993)、童话诗《大盒子》(The Big Box,1999)等。

1987年,莫里森发表了不朽杰作《宠儿》。该书的主要情节取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19世纪50年代,一个名叫玛格丽特・加纳的女黑奴携子女从肯塔基的奴隶庄园逃到俄亥俄的辛辛那提,奴隶主循踪追至,为了使儿女不再重复自已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抄起一把斧子,毅然决定为他们选择死亡,但只是杀死了一个女儿。莫里森在为兰登书屋编辑反映黑人长达三百年争取平等自由的斗争史的文献汇编《黑人之书》(1974)时接触到了这个故事,当时便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极想通过小说的艺术形式探究当事人的心理状态,从而为深受罪恶的奴隶制精神残害的黑奴们写一部心灵史。足以证明此书在莫里森心目中的分量的是,经历了十年的酝酿和三年的写作,《宠儿》才终于问世,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名字叫塞丝,而那昭示绝望、疯狂、极端的爱的凶器也变成了一把更危险的手锯。小说发表后在美国文学界、文化界引起强烈震动,各大报刊纷纷刊文给予最高规格的赞语,认为它是美国黑人历史的一座纪念碑。但是该书嗣后落选全国图书奖,人们普遍认为是由于书中对种族主义的无情伐挞引得评委会中某些大人老爷心生不快,17名黑人作家、艺术家因此联名发表公开信以示抗议。在这样的背景下,1988年度的普利策奖被授予《宠儿》。进入 90年代以后,《宠儿》已经跻身现代文学经典之列,西方许多大学文学系的现代派文学、意识流小说、黑人文学、女性主义文学等课程均将其选入必读书目;心理分析、结构主义、女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叙述学等学派纷纷从中找到证明自己理论的材料。1998年,《宠儿》被搬上银幕,著名电视主持人奥普拉・温芙蕾饰演塞丝。

莫里森为《宠儿》一书所选取的场景是辛辛那提城郊的蓝石路124号凶宅,现在时是1873年,蓄奴制已废除10年。1855年,美丽而高傲的女黑奴塞丝只身从肯塔基州的“甜蜜之家”农庄逃亡至此,投奔婆母贝比・萨格斯(她的二子一女已先期送来,路上又产下一女);28天之后,奴隶主“学校老师”带人追来,塞丝锯断了年仅一岁左右的女儿的喉咙,下葬时为她取名“宠儿”。尽管逃亡和杀女已是18年前的往事,但往事的梦魇一刻也不曾停止过对塞丝的纠缠,小说起首即开宗明义写道,124号“充斥着一个婴儿的怨毒”,但到了1873年,“塞丝和女儿丹芙成了它仅存的受害者”(《宠儿》,Plume版3页,中文版3页,下同)。“宠儿”的冤魂多年来一直在家中肆虐,导致她的两个儿子离家出走,加速婆婆贝比・萨格斯的精神崩溃和死亡,使小女儿丹芙养成了孤僻、幽闭的性格。这一天,前“甜蜜之家”农庄最后一个男性黑奴保罗・D的来访,打破了塞丝与世隔绝的生活表面上的平静:他在房子里乱砸一气,赶走了小鬼魂,取代了它的位置,与塞丝同居并向她许诺“一种生活”;随后“宠儿”以20岁少女的肉身还魂,进入这个家庭讨还爱债;为占有塞丝全部的爱,宠儿甚至不惜诱奸保罗・D,以将他赶出家门。然而一个鬼魂对爱的追索是水难餍足的,塞丝终于走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最后,是成长起来的丹芙和黑人民众一起帮助她摆脱了宠儿,开始面对新生活。

表面上看,《宠儿》占有了一个成功故事的大部分要素:苦难,爱,神秘,性,暴力;但它在莫里森笔下却呈现出另一派气象,繁复缤纷有如镶嵌艺术,缠绵热烈有如爵士音乐,玄深晦涩有如现代诗;它所具有的力量更是一部讨巧的畅销书所水难企及的。在我看来,确保了这部作品的伟大性的,与其说是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毋宁说是她傲视同侪的思想水准。莫里森的思想所触及的黑人历史,往往由这样的司空见惯的场景构成:某一天,吃过晚饭,由于无事可做,一个白人农家少妇会把娃娃驮在肩上,无动于衷地出门去看私刑处死黑人;施刑的男人们对这个被虐杀的黑人绝说不上有什么深化大恨,他们这样做也许仅仅是因为一时兴起,戏谑和展示权力的动机兼而有之。在莫里森看来,此类兽行的随意性所蕴涵的对人类生命和尊严的蔑视比奴隶制本身的残酷更令人心惊胆寒。所以,她的笔触超越了愤怒,也不再“控诉”,而是以一种斩钉截铁的痛切陈述一个黑奴(或解放了的黑奴)在世界上的根本处境:“任何一个白人,都能因为他脑子里突然闪过的一个什么念头,而夺走你的整个自我。不止是奴役、杀戮或者残害你,还要玷污你。玷污得如此彻底,让你都不可能再喜欢你自己。玷污得如此彻底,能让你忘了自己是谁,而且再也不能回想起来。”(251,299)“白人认为,不管有没有教养,每一张黑皮肤下都是热带丛林。不能行船的急流,荡来荡去的尖叫的排狒,沉睡的蛇,觊觎着他们甜蜜的白人血液的红牙床。……黑人越是花力气说服他们,自己有多么温柔,多么聪明、仁爱,多么有人性,越是耗尽自已向白人证明黑人的某种不容置疑的信念,他们体内的丛林就越是深密、纷乱。……它是白人在他们体内栽下的丛林。……它生长着。它蔓延着。……直到它最终侵犯了栽下它的白人。……让他们变得残忍、愚蠢,让他们甚至比他们愿意变成的样子更坏,让他们对自己创造的丛林惊恐万状。尖叫的狒排生活在他们自己的白皮肤下;红牙床是他们自己的。”(198,237)在小说中,“学校老师”就是这种典型的白人,他处处摆出一副铁面无私、科学客观的姿态,但他和他的两个侄子的所作所为却是十足的兽行:他为了搞所谓研究,成天拿着尺子在黑奴们身上量来量去,像对待牲口一样;两个侄子更无聊到强行把塞丝按倒,吸走她哺养婴儿的奶水,对一个女人最神圣的母性进行疯狂践踏。塞丝曾经将白人分成邪恶的“学校老师”、侄子等和善良的爱弥、加纳、鲍德温、警官等,但最终还是认识到这种划分本身的无意义,因为白人的行善或行恶完全是单向的。偶然的,甚至情绪化的,黑人对自己的生死宠辱却惟有听天由命,毫无选择的余地。进入现代文明的人类历史,把科学和民主的光环给了新兴的美利坚,却将其最黑暗、最卑劣的部分加诸非洲裔美国人之身,“六千万甚至更多”(《宠儿》扉页题词)的黑奴亡魂就是铁证;奴隶制及其余韵对黑人心理的影响甚至超过了苦难本身,即便是20世纪末的现在,它的巨大阴影仍无法从广大黑人民众的心头祛除,黑人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也都能从屈辱历史中找到源头。将人们甚至不愿回顾的历史以及黑人心灵在其中的境遇――首先就是无尽的煎熬和永恒的孤独――展现出来,是莫里森的当然职责,所以,她鄙弃当下黑人文学、艺术中那种得到白人鼓励的“自我鞭笞”,宣称她的作品是写出来“给黑人自己看的”。《宠儿》有着比常人缓慢的脉搏,因为它的角色们的心灵更为沉重;但这脉搏却是历尽磨难的人们从民族悲剧的灰烬中崛起,试图寻找永存希望的意义和理由的证据。在黑人精神自救这一关键问题上,她借书中角色之口给出了一种选择的可能性。塞丝的婆母贝比・萨格斯踏上自由土地的那一刻突然听见了“自己的心跳”,强烈感受到“自由在世界上无可比拟”(141,168),便做了一名“不入会的牧师”,将她对自由的热爱奉献给黑人群众。她在“林间空地”布道时号召他们热爱自己的肉体――眼睛,皮肤,手,脸,嘴,脚,后背,肩膀,臂膊,脖子,内脏――因为“在那边,他们(白人)不爱你的肉体。他们蔑视它”。她进一步要求大家爱自已的心:“比眼睛比脚更热爱。比呼吸自由空气的肺更热爱。比你保存生命的子宫和你创造生命的私处更热爱,现在听我说,爱你的心。因为这才是价值所在。”在激动人心的演说过后,“她不再多说一句,站起身,用扭动的臀部舞出她的。C44L的其他部位”。(88,105)热爱,这朴素的思想(还有它的表达方式)尽管包含了太多的无奈,但却是切实的和强有力的。《宠儿》出版后有评论认为,“莫里森业已成为黑人灵魂的D・H・劳伦斯。”在我看来,这样的恭维倒很有些低看了莫里森。

莫里森激烈的种族立场一直为某些人所诟病,被认为削弱了对人性深度的挖掘。其实这种似是而非的看法是极为有害的,对种族矛盾的本质的深刻洞见乃是莫里森文学殿堂最坚固的基石,因为惟有解开这个死结才能使黑人族群获得起码的自我身份认定,从而进一步探询与展现人性之奥秘;回避和抹杀它侈谈人性则无异隔靴搔痒。作为小说核心情节的杀婴事件就是作为这样一种思想的载体逐渐在读者们的视野中清晰起来的。事件的起因是塞丝从“甜蜜之家”庄园的逃亡,而逃亡本身又是对《圣经》中失乐园神话的成仿与改写。“甜蜜之家”的名称很明显地喻指伊甸园。庄园主加纳夫妇实行着“一种特殊的奴隶制”,待黑奴们很和善,从不打骂他们,教他们写写算算,让他们拿枪,还允许黑尔在周末外出打工挣钱赎买母亲的自由。一直到加纳先生死去、“学校老师”接管庄园,庄园里的黑奴们都好像伊甸园里的亚当夏娃一样,懵懂无知地生活在一个田园牧歌式的梦境里。与夏娃的偷食禁果相对应,塞丝人性的最初觉醒产生于一次偶然的偷听:她无意间撞见“学校老师”给两个侄子上课,他正指导他们对黑奴进行研究,要求他们在纸上把塞丝的“人的属性放在左边”,“动物属性放在右边”(193,231)。她深受震动,并暗暗发誓,决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的属性再被放到动物一边。因此,当塞丝的丈夫黑尔和西克索策划的集体逃亡失败后,她毅然决定只身出逃并一举获得成功,而她当时怀着六个月的身孕,还刚刚遭到两个侄子毒打,后背被划开,伤势严重。亚当夏娃吃了识善恶的果子被耶和华逐出乐园,还属于被动行为;而塞丝的逃亡则是不折不扣的主动出击,它以对所谓乐园的否定和拒斥宣示了人的自觉。到杀女事件发生,塞丝暴烈的母爱将这种行为中的否定倾向发挥到极致,其实是顺理成章的结果,其意义在于,一个奴隶第一次真正成为自已生命的主宰,她身上人性的高贵、丰盈和美丽全系于那挑战历史必然的非理性方式。1995年我们曾在美国的广播中听到一个直播节目,内容是关于《宠儿》的讨论;有许多白人听众打电话质问,莫里森为什么不对“杀人犯塞丝”进行道义上的谴责;说实话,我们相当震惊于这些人的傲慢、愚蠢,不过也进一步理解了莫里森所坚持的写作立场。当保罗・D得知塞丝杀女真相后指责她,说“你的爱太浓了”时,她的答复是:“要么是爱,要么不是。淡的爱根本就不是爱。”(164,196)在此,一个长期“失语”的民族从一个似乎失去理智的弱女子身上获得了自己的声音和性格,对失乐园神话的仿写也就此转为民族精神和文化从阵痛中新生的神话的构建。莫里森选择种族和性别双重压迫下的女性做自己的民族英雄史诗的主角,承担为民族寻找自我、塑造形象的重任,既不违背民族历史和现状的真实性,也体现了她一贯的女权主义思想。

相对于贝比・萨格斯的布道(发散型的爱),塞丝选择的爱更具内敛特征:在最低限度上以最大强度捍卫人的尊严。二者都遭到了惨痛的失败:贝比心力交瘁,只能躺在床上琢磨颜色等死;塞丝则在与返回阳间索债的宠儿的爱恨纠葛中精神失常。莫里森为这两次失败安排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背景:黑人同胞的离弃。儿媳逃亡成功后,在辛辛那提黑人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贝比・萨格斯举办了一个盛大的宴会招待朋友们,但大家酒足饭饱后却对她心生嫉妒,认为她把所有的福分和荣誉都占全了,“浓重的非难气味在空中凝滞”(137,164);因此,第二天“学校老师”带人来猎奴时,没有人前来通风报信,这间接导致了杀婴惨剧的发生;塞丝出狱后,又因为骄傲遭到他们十几年的疏远和孤立。莫里森在此刻摆脱了种族题材的限制,从哲学的高度关注人类在一个充斥二元对立冲突(比如善与恶、爱与恨、骄傲与妒忌)的世界中的两难处境以及他们对抗孤独、追寻意义的不懈努力,请黑人民众和所有的人来思索和回答,到底什么将获胜。――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她在全书的结尾部分又意味深长地让这种非理性进行了一次充分的表演:谵妄状态中的塞丝看见来接丹芙上班的雇主鲍德温先生的扎帽,误以为白人又来劫夺“她最宝贵的部分’了,便在内心高喊,“不。不不。不不不”(262,312),冲出门去杀他。

另外我想强调的是,莫里森在《宠儿》的叙事过程中所作的各种艺术处理――象征、隐喻、夸张、通感、意识流、时空变换、超自然现象描写、多角度叙述等等,一方面服务于小说的主题(明晰坚定的部分所构成的坚硬内核),一方面也与她思想大中量含义丰富隐晦、需要辨明的成分相匹配,或者说顺应着灵魂的需求和血液的节奏。譬如,小说被写成了一个鬼故事。凶宅闹鬼是18世纪末盛行的哥特式小说的惯用伎俩,但在莫里森笔端,它完全丧失了制造悬念和渲染恐怖气氛的作用,而与全书激越明亮的音色保持一致。宠儿的鬼魂多年来一直在124号徘徊不去,并且随时间推移渐渐长大,直至以妙龄少女的真身登场为止,它的基调是怨毒、悲伤、孤独、冤屈和愤怒。以肉身还魂的宠儿被设计成既有人的基本特征,又带有鬼的恍惚虚浮,较之一个危险的信号更像是联结阴阳两界的一条纽带。在一次访谈中,当被问及是否相信鬼魂存在时,莫里森答道:“是的。你相信细菌吗?……(要是没有鬼魂)我将不得不依靠所谓科学数据来解释毫无科学根据的事物。”显然,宠儿的形象带有非洲传统宗教思想和生死观念的印记;我们也可以将其视做莫里森所倡导的黑人民族传统对现代文明既定秩序的有力反拨。

作为一部旨在揭示奴隶制精神贻害的小说,《宠儿》着重表现了过去时间对现实世界、尤其是已获自由之身的黑人心理的严重干扰。从现代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看,女主人公塞丝与保罗・D即将重逢、情节正式展开前一刻塞丝的思维状态,就是一种典型的精神病症状,塞丝虽然“不能原谅自己的记忆”(6,7),却无法控制它不滑向过去的深渊。事实上,小说中几乎所有人物都生活在一种极其危险的状况下,面临着这样一种随时都会失足跌入的心理深渊(在后来的《爵士乐》中,又被形象地描述为crack〈裂缝〉)。比如,贝比・萨格斯有过六个丈夫、八个儿女,却全部不知所终;保罗・D自认的男子气概在一只公鸡面前分崩离析;乐观刚强的老黑人斯坦普・沛德年轻时妻子被小主人长期霸占却无能为力;泼辣能干的艾拉的青春期被一对白人父子分享,她称他们为“迄今最下贱的人”。莫里森把塞丝每天的生活描述成“击退过去的严肃工作”(73,86),当保罗・D介入其中时,对“甜蜜之家”的共同记忆使得这工作变得难上加难;宠儿的归来更是彻底摧毁了它。奇妙的是,所有这一切都被莫里森用一个表面上杂乱无章、支离破碎的庞大结构严谨地组织起来,并动用现代小说几乎所有的文学手段将每一个碎片安放妥贴,焊接牢固,前节所罗列的一些手法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这部篇幅并不长的作品就好像一次现代小说技巧大展或一本小说写作教科书,读者被其魔力吸引着,从任何一处(小说的每一页)都可以进入它所虚构的现实,但总会发现,在迷官的中。心坐着莫里森,像她一再说起的老妇人那样手中握着这个虚构世界的全部秘密。关于本书的结构,有论者认为,“仿佛将一幅画画在玻璃板上,将玻璃打碎,再把碎片按照令人眩目的现代形式重新拼接。”还有论者把莫里森的匠心独运描绘成“又一次晃了晃她那璀璨夺目的万花筒”。我们还可以将小说的结构看做一条有着许多暗流和旋涡的缓慢前行的河流,流程起讫为1973年春和1874年夏(叙述现在时),暗流和旋涡就是对过去时间的追忆、反省和重构;在人物不断的遐思、走神和泪号之中,过去和现在交错共生,情节随着涟漪扩大而趋于清晰完整,难以规避的真实浮出。小说开始就交代了小女婴被割断喉咙而死的事实,其后又多次对杀婴真相进行暗示,但到完整再现杀婴现场时行文已经过半了,而杀婴动机还要在以后的篇幅里一而再、再而三地讨论才会水落石出。塞丝在逃亡途中生下女儿丹芙,主要得益于一个善良的穷苦白人女孩爱弥的无私帮助,这个歌颂超越种族界限的普遍人性的动人故事是相对独立于全书的,但莫里森仍让它分三次从不同的视角完成,层次分明:第一次由丹芙的思绪引出,第二次是丹芙讲给宠儿听的,第三次才由塞丝亲自补充周详。另外,各种音质的多声部的合唱与交响(小说第二部分以“你是我的”为主旋律的塞丝、宠儿、丹芙三人思绪错综交缠的一章,最具典型性),也使《宠儿》具备了一部伟大的复调小说作品的基本特征。

6为什么僧人也爱喝酒?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自古以来,我们中国的和尚都得死死守住五条戒律——戒杀、盗、淫、妄语、饮酒。虽然在中国历史和影视作品中出现过不少“酒肉和尚”的形象,但我们今天说的可不是这种“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风流光头,而是一群生活清贫、严于律己、勤勤恳恳酿酒“养家”的欧洲僧侣。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17世纪比利时“酿酒僧”莫里森的一天。

凌晨3点,莫里森迷迷糊糊地起床,他揉了揉眼睛,换上了黑白相间的长袍。洗漱一番后,莫里森和修道院的兄弟们一起开始夜间祈祷。夜间祈祷是沉默且肃静的,没有任何的对话和眼神交流,只有烛火燃烧的细碎声响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祈祷结束后,莫里森和兄弟们饿着肚子诵读圣经。直到清晨6点半,莫里森才吃上早餐,但就餐环节也是严肃沉默的,修道院规定僧侣们如非必要不能和身边的同袍交谈。

莫里森百无聊赖地摆弄着手上的餐具,就餐流程繁琐而冗长,每个人都低头专心吃着自己的食物,从他们没有一丝波澜的脸上,莫里森感到了一丝孤独。

早餐结束后,莫里森开始干活。他今天上午的工作是去社区送温暖,修道院一直都有帮助人民的传统。当然,帮助人民的同时也不能让自己饿肚子,莫里森顺便从修道院酒厂打了些自酿啤酒卖给当地居民,这些散发着浓郁麦香和果脯香味的深棕色啤酒没一会儿就被居民们抢购一空——这是莫里森作为一名“酿酒僧”最自豪的事之一,因为这里没有人不爱他酿的酒!

中午饭毕,莫里森短暂地午休了一会儿,当然,午休结束后,他不得不又进行了半个小时的午间祈祷。接下来便到了莫里森一天中最快乐的时间——酿酒!

在每天沉闷枯燥的日常生活中,唯有两件事耐枝能让莫里森感到俗世的幸福感,那就是酿啤酒和喝啤酒。莫里森今天的任务是和兄弟们一起熬煮麦汁,麦香味随着水蒸气渗透进了他身上的每一个毛孔。

下午5点,莫里森和兄弟们带着一身大汗回到了餐厅。修道院里的所有僧侣们都有着异于常人的毅力和决心,他们抛下尘世中的一切,来到这里磨练心性、侍奉上帝,莫里森也不例外,但他时常会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中感桐桐到孤独。

诸位不妨在此刻发挥一下想象力,一群长袍加身的僧侣们大汗淋漓地煮完麦汁,坐在餐桌前将地窖木桶中打来的新鲜啤酒一饮而尽,他们脸上还泛着酒精带来的红晕,却又立刻开始进行庄重的祈祷,这场面岂不有趣?

“孤独如风,常伴吾身。”生活在17世纪的莫里森只是无数“酿酒僧”们的一个缩影。他们信仰上帝、生活清贫、克己隐居。1664年,法国的La Trappe修道院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允许僧侣们在清汤寡水的斋戒日期间喝啤酒充饥,自那以后,欧洲各国修道院的酿酒传统便真正被发扬光大。

直到现在,世界上仍有数千昌轮敏名这样的“酿酒僧”在修道院中继续酿造着这种古老且经典的啤酒,他们的啤酒在世界各地都广受好评。

今天,世界上唯有11家真正经僧侣之手酿造的修道院啤酒品牌。修道院啤酒属于酒精浓度高、口味重的烈性啤酒,作为一个酒量极差的“两杯倒”选手,我本以为这种啤酒不会是我的菜,但当我第一次喝到来自比利时罗斯福修道院的三料啤酒时,那醇厚且独特的烤面包香和果脯芳香就瞬间将我圈粉。

毫不夸张地说,修道院啤酒是一种自带“神圣BUFF”的啤酒,得天独厚的背景和优越的口感让它成为了我的最爱。当然,每一家修道院啤酒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味道,想知道到底哪一家的啤酒更好喝?想看看这些建于修道院高墙之中的酒厂到底长什么样?关注小筒,我将为你带来更加有趣的故事~

好了,法国前外长称莫里森败选正合我意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法国莫里哀、法国前外长称莫里森败选正合我意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tags:

关于我们

财广雨轩策划百科每天更新各类行业经验知识问答,不定期的更新行业经验问答,经验知识解读,生活经验知识科普,以及各种百科经验知识等,学知识,涨见识,就来财广雨轩策划经验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0-2022 财广雨轩策划 · 网站地图 · 内容地图 · XML地图 ·白山市浑江区财广百货店 版权所有 备案:吉ICP备202200912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