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球

包含O型圈如何使用的词条

2023-06-29 全球 67 作者:佚名

大家好,相信到目前为止很多朋友对于O型圈如何使用和不太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O型圈如何使用相关的知识点,文章篇幅可能较长,大家耐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swO型圈装配配置怎么用

如果您是SolidWorks2015的话,可以直接使用机械配合里面的槽口配合实现。如果不是,可以使用距离限制配合或者路径配合实现,在圆柱端面取点,确保其在槽口中心线上移动即可。

首先我们给装配体1做一个配置,选择配置——“装配体1的配置”右击——“添加配置”——输入新配置的名称——√确定。

打开SolidWorks,进入如下界面后按照下图所示,点击“文件”,弹出下拉菜单后单击“新建”。进入如下界面,然后左键单击“装配体”图标并确定,进入装配工作环境。如下图所示点击浏览,进入已经建好的零件目录。

在SW中配置零件的默认参考极其简单,通常只要以如下几步就可以完成: 打开你要配置的零件,然后选择“参考零件”选项卡。

要显示装配体的不同位置,需要配置不同的配合。打开装配体,用同样的方法添加配置,并设置配置名称“极限位置01”。在配置“极限位置01”的状态下,切换至“设计树”选项卡。添加新的“同轴心”配合,如图所示。

sw标准件的装配技巧:建议使用“随配合复制”功能,鼠标右击标准件就有。也可以将螺栓,螺帽,垫圈等组合成一个装配体保存于你的工作目录下,比如M8x16组合等等。

2O型密封圈用于什么地方

1、O型密封圈主要用于静密封和往复运动密封。用于旋转运动密封时,仅限于低速回转密封装置。O型密封圈一般安装在外圆或内圆上截面为矩形的沟槽内起密封作用。

2、O型密封圈:主要用于筒体与端盖之间的封密、低速轴与轴座之间的密封。孔与平面的密封。孔与孔之间的密封。具体用于减速箱、液压泵、电磁阀、气缸、油缸等部件做密封用。

3、O形密封圈是具有圆形截面的环行橡胶密封圈,主要用于机械部件在静态条件下防止液体和气体介质的泄露。在某些情况下。

4、O型密封圈主要用于静密封和往复运动密封,所以在旋转式密封的选择上最好不用O型圈;没有最简单的,只有最合适的,旋转密封选毛毡圈或者是骨架式油封;开槽最好是开在孔上,在轴上易降低轴的强度,会引起局部应力过大等。

3o型圈的设计使用

O型密封圈主要用于静密封和往复运动密封。用于旋转运动密封时,仅限于低速回转密封装置。O型密封圈一般安装在外圆或内圆上截面为矩形的沟槽内起密封作用。

O形圈设计、使用不当会加速它的损坏,丧失密封性能。实验表明,如密封装置各部分设计合理,单纯地提高压力,并不会造成O形圈的破坏。

O型圈是用来绑子线的,使用O型圈便于更换子线,可以在中鱼的瞬间缓冲了钓线的拉力,避免起竿过猛钩破鱼嘴。具体使用方法,如图所示。

对不同种类固定密封或动密封应用场合,o型密封圈为设计者提供了一种既有效又经济的密封元件。o型圈是一种双向作用密封元件。安装时径向或轴向方面的初始压缩,赋予o型圈自身的初始密封能力。

4作为静密封或动密封应该如何选用O型圈?槽和圈如何配合?

1、尺寸选择原则 (1)O型圈的截径d2的选择原则。为了达到最好的密封效果,O型圈的截径d2应尽可能选大些。在动密封应用场合中,考虑到尺寸公差因素,对同一内径d1,推荐选用较大的截径。

2、如按机械设计,首先肯定是属杆密封,静密封,o型密封圈的截面直径选用55是新标准,规格是内径*55,内径应该是210左右才对,但国家标准只有到200*55,再没有大的,应该是选择有误,从新选线径3的标准。

3、)硬度:决定O型圈的压缩量和沟槽大允许挤出间隙;2)挤出间隙:系统压力、O型圈截面直径及材料的硬度有关。3)压缩变形:有压力的情况下,为防止出现塑性变形。O型圈允许的大压缩量在静密封中约为30%,在动密封约为20%。

4、确定O型圈尺寸,如果是静密封,那一般可以这样来确认:槽底直径/04(拉伸率按4%计算)=O型圈内径;槽深*2(压缩率按20%计算)=O型圈线径;考虑到压缩后O型圈截面会变型铺开,槽宽一般为线径的3倍左右。

5、根据相关经验,一般静密封的压缩量在15-30%左右。

关于O型圈如何使用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百度XML地图 · 内容地图
tags:

关于我们

财广雨轩策划百科每天更新各类行业经验知识问答,不定期的更新行业经验问答,经验知识解读,生活经验知识科普,以及各种百科经验知识等,学知识,涨见识,就来财广雨轩策划经验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0-2022 财广雨轩策划 ·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百度XML地图 · 内容地图 ·白山市浑江区财广百货店 版权所有 备案:吉ICP备2022009124号-5,